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4-04-30 09:12:04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 社會組織如何深入參與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 社會組織如何深入參與
來源:人民政協報
“6300多家全國性及京津冀社會組織共落地河北省幫扶項目5000多個,涉及資金約21.88億元,覆蓋河北省62個開發重點縣,受益人口達280多萬人次……”日前在京舉行的社會組織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會上,透露了這組數據。
此次展示交流會由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天津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河北省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 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從現場的這份10年“成績單”,不難看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為三地社會組織帶來的更多機遇和更好的發展前景。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向廣度深度拓展,也引發三地社會組織的深入探討。接下來的工作如何更加有為地深入參與其中,共繪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藍圖?
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10年來,在民政部及三地民政部門指導下,三地社會組織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助力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助力雄安新區建設以及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中,三地社會組織積極探索、協作發展,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不斷探索過程中,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以捐建圖書角為切入點,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趙靜介紹說,該基金會依托“悅讀成長計劃”項目,以捐建“班級圖書角”為核心,將優質分級閱讀圖書送到孩子們身邊,同時以“志愿者導讀”“小樹苗計劃”“教師賦能”等方式,支持學校開展閱讀教育活動,推動書香校園文化建設。
截至目前,該項目先后在北京市密云區,天津市寧河區、薊州區,河北省淶源縣、涉縣、張北縣、平山縣等地捐助280所中小學,建設“班級圖書角”3086個。支持學校開展閱讀教育活動,開展50余場教師培訓,直接受益學生接近11.7萬人,投入公益資金800余萬元。
結合自身業務及資源優勢開展相關公益項目,是廣大社會組織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
“我們搭建了跨區域合作交流平臺,連續承辦‘北京與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助力通州與北三縣地區一體化發展;梳理北京科技服務資源,形成《北京市社會組織科技服務資源圖譜》,推動服務資源在京津冀三地共享;組織編寫京津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藍皮書,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戴鍵介紹說,作為北京市科技型社會組織代表,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積極謀劃,帶領中關村社會組織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經過10年探索,目前已形成體系化、專業化服務體系。
戴鍵表示,該聯合會下一步將聚焦三地重點產業方向,攜手三地企業成立產業鏈合作專班,加速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形成網絡化創新產業集群。此外,還將在優化創新生態環境上展現新作為。
目前,京津冀共有1000多家科技類社會組織,他們積極投身研發一線,搭建服務平臺、協同推進技術創新,在集聚創新資源、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成效顯著。近3年來,三地約有300家基金會支持并開展了600多個科研項目。
積極響應社會發展需求
新征程上,如何更好發揮社會組織獨特優勢與作用,在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引發了諸多社會組織的深入思考。
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近年來,三地圍繞養老服務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日前,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涉及機制、項目、政策、人才、醫養、區域、行業協同等內容,而這也為養老類社會組織創造了更多發展空間和協作機遇。
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作為一家以養老為主要業務方向的社會組織,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資助養老機構369家,實現全國31個省市區全覆蓋,惠及老人8萬名。截至目前,該基金會在京津冀累計支持39家養老機構;自2021年以來,共支持北京和雄安新區22家社會組織,服務困境老人超3.5萬人次。
“我們認識到,農村人口老齡化形勢較為嚴峻,所以在資助項目地域范圍上統籌城鄉,兼顧邊遠欠發達地區。”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應惟偉介紹說,2020年,該基金會向河北大名捐資開展“農村扶貧綜合體”建設,實現居住、就餐、娛樂、醫療服務等“一院多能”,養老、幼教、看病、助殘、就業等“五位一體”,提升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下一步還將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大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投入,作出更多新的探索。
這是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及社會發展需求的一個縮影。在三地協同發展過程中,行業協會商會也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資源對接、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作用顯著。
天津市山東商會是參與此次交流會的社會組織之一。為助力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該商會積極動員會員單位赴河北省洽談合作項目。僅該商會某家副會長單位一家企業,自2018年至今就在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累計投資1.4億元,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近兩年來,三地已有15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簽訂了新一輪專項戰略合作協議、意向書,在家政服務、教育裝備、綠色發展、電子信息、注冊會計師等50多個行業領域深度開展合作。
助力雄安新區發展建設
在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廣大社會組織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河北省民政廳副廳長張曉妍介紹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河北緊緊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打造社會組織外引內培發展模式,爭取國家部委政策支持,全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等六家國字頭社會組織落戶新區,推進設立空天信息聯盟,有力支撐新區產業發展。
同時,河北制定雄安新區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辦法,謀劃開展“百家社會組織雄安行”活動,引入全國性及京津冀社會組織資源,為雄安新區注入新生動力。
張曉妍介紹,近年來,三地民政部門不斷健全協同聯合執法機制,取締了一批跨地域的非法社會組織,凈化了社會組織生態環境;支持成立河北省釩鈦行業協會、科技特派員管理服務協會、碳達峰碳中和研究會等科技創新型社會組織,三地醫藥、機械制造、信息產業、數字經濟等行業協會密切對接,深化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網聯汽車、機器人等產業鏈合作,助力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雄安新區未來工業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牛俊鈺介紹,作為最早一批扎根雄安新區的社會組織之一,雄安新區未來工業設計研究院自2017年立足雄安、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聯合工業設計領域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高校和行業專家,共同推進新區工業設計向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為打造“雄安質量”、創造全國樣板提供支撐。
當天,三地社會組織管理部門簽署《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倡議書》,號召三省市全體社會組織攜起手來,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積極參與者;爭先進、樹品牌,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持續深耕者;敢擔當、善作為,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創新推動者;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獨特優勢作用,引領各類會員企業積極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共同為助力京津冀協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目前,三地社會組織已經開展積極對接,有144家社會組織計劃開展京津冀協同活動項目意向184個,涉及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公益慈善和論壇推介、賽事活動、團體標準、研討培訓、調查研究等方面,其中9個項目在現場完成簽約。下一步,三地社會組織管理部門將在資源共享、標準制定、人才共育等方面展開合作,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