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0日訊 5月20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22年設計藝術博覽會“山東手造/大學生市集”在山東大廈正式開幕。本屆設計藝術博覽會以“山東手造 青春力量”為主題,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聯合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內蒙古藝術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沈陽大學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14所兄弟院校共同推出。這是藝術與設計教育教學成果的一次檢閱,更是貫徹“兩創”精神,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服務“山東手造”推進工程的有力舉措。
展覽現場展示近200件(套)精品,聯合企業銷售“山東手造”產品,推廣“山東手造”理念,打造“中華手造”品牌,致力講好中國故事。其中,山東廣電信通網絡有限公司推出了“禮遇山東”品牌產品,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甄選山東省內地道好物,融合當地文化理念進行統一的視覺設計,為區縣產品提升視覺形象。以“融媒+文化+產業”模式,打造高品質、有溫度的生態產品。山東廣電信通公司市場部主任王菲向記者介紹:“我們在和區縣融媒體中心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區縣有特別多的特色好物,但是由于很多區縣沒有自己的視覺包裝能力,所以我們就聯合了山東工藝美院一塊與區縣融媒體推薦了這些好物,提升了區縣產品的形象和品質”。
作為此次“禮遇山東”品牌之一的“莒南綠茶”,產品設計理念來源于孫氏闕畫像石,東漢元和二年,是現存最早的刻有紀年的漢代石闕 。1965年出土于莒南縣東蘭墩村,產品最終是在茶罐上和手提袋上分別體現石闕圖像。
本次展會具有人才力量、設計思想、協作機制等多方面的實踐意義。是一次青春力量的“兩創”實踐,是“手造”內涵與發展可能性的一次探索和交流。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董占軍表示:“它既是一種實用的東西,同時又是一種審美的東西,也是一種滿足精神生活的產品,這也是落實‘兩創’政策的有效手段?!?/p>
用青春力量傳承傳統文化根脈
大學生思維活躍,創造力強,是創意和時尚的源泉,是創意產業的生力軍。年輕人為傳統工藝的繼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體現了新時代“山東手造”的內涵?!吧綎|手造/大學生市集”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學子們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用藝術的、創意的、設計的語言,展現、挖掘、探索“山東手造”新活力。
此次展覽集中體現了“創意設計+現場制作+產品銷售”的“青年手造”特色,把學校、社會、企業的資源整合在一起,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運營新模式。一方面,做到追尋手藝傳統,原汁原味地發掘和認識,不盲目以商業開發的眼光去剪裁,不片面以新異的語言去改寫和包裝,而是尊重歷史傳統本來的樣子,體會祖輩手工造物的心境,把握其與當代生活、當代設計最本質的聯系。另一方面,做到當代生活視野中的創意和創新。“山東手造”不僅是稱謂上與傳統的工藝美術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新時代、新經濟、新生活所賦予的手工與制造的新的語境、內涵與發展機制。
特色文創產品讓傳統文化“潮”起來
展覽現場,一個俏皮可愛的“尼尼虎”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是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張焱帶領學生團隊,以高密“泥叫虎”為典型形象,打造的高密“尼尼虎”文化IP產品。團隊結合當地木版年畫、民間剪紙等傳統工藝特征,對傳統手工藝資源進行再設計,促進了當地傳統手工藝活化。此外,他們立足“魯西南鼓吹樂”,突出當地“牡丹品牌”,對古琴、古箏、笙、琵琶、阮琴、二胡等傳統樂器進行再設計,打造“牡丹樂和”傳統樂器再設計品牌。他們在延續傳統泡桐材質與加工方式的基礎上,在產品中嵌入藍牙音響等錄音播放設備,產品局部融入牡丹元素,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并從菏澤牡丹中提取色彩要素,呈現出潔凈鮮明,簡潔時尚的視覺特征。
“這組潮玩真有意思,造型軟萌可愛,適合收藏”,幾個年輕人拿著造型藝術學院李妍創作的“皮卡虎”“暴力虎”細細把玩。據李妍介紹,她將傳統玩具,比如陜西鳳翔泥塑、山東高密叫虎的紋樣“嫁接”到現在年輕人所熟知的潮玩上,既能吸引大家的關注,又能帶動年輕人用喜歡的方式熟知中國民間傳統文化。
傳統手工藝賦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手工造物在今天已經不只是手工造物本身,不只是一件作品、一個器物、一種工藝,還將與其他業態疊加衍生出新的發展樣式和空間,包括賦予旅游以手造體驗的樂趣,賦予數字動漫以手造的母題和造型語言,賦予工業設計制造以手造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賦予農業生產、副業生產以手造的文化形象和內涵等等?!笆衷臁币虼司哂形幕疘P的賦能價值和實踐機制。
在博覽會中,記者看到了現代手工藝專業以及“手造”的更廣泛的多元化表達,包括視覺傳達設計、建筑與景觀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家具設計、數字設計等等,探索了一條傳統手工藝賦能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二十四節氣主人杯》系列作品,是文化創意產業管理委員會的葛鵬濤設計并與企業定向合作開發的產教融合文創成果。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匯聚了古人的智慧與世界觀。茶器是中國茶文化重要的載體,無論是陸羽的《茶經》還是宋代斗茶文化,乃至現在風靡世界的茶道,都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利用窯變釉色加以精心制作的陶瓷主人杯,是中華茶文化與二十四節氣的完美融合。
展覽現場,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師生團隊設計,聯合濟南藍鯨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打造的2020迪拜世博會山東活動周系列紀念品、伴手禮等文創作品也亮相展覽。作品緊扣迪拜世博會“溝通思想 創造未來”和中國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的主題,表達了山東地域文化特色,凸顯了山東豐厚的歷史底蘊,傳達了山東聚焦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攜手共創人類美好家園的決心。
本屆以“山東手造”為主題的博覽會是一次青春力量的“兩創”實踐,是“手造”內涵與發展可能性的一次探索和交流,具有人才力量、設計思想、協作機制等多方面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