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客戶端
2022-07-02 15:53:07
原標題:媒體述評:“動態清零”讓中國更具吸引力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據拉美社6月30日報道,中國官方消息人士6月30日表示,中國仍然堅持其“動態清零”的抗疫政策,并沒有放松預防措施,盡管最近幾天中國已經對政策加以調整以適應當前形勢。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新措施的出臺不意味著“動態清零”政策的放棄,更不意味著中國將要走西方國家新冠防控所謂的“躺平”路線。
報道稱,吳尊友強調,國家相關部門調整防控措施,是根據全球新冠疫情新形勢和中國新冠疫情新形勢以及防控工作情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某些具體防控措施。新措施對于促進人員流動、活躍經濟發展,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吳尊友是在本周中國衛健委公布最新版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將入境者和密接者的隔離時間從“14+7”天縮短為“7+3”天之后作出上述表態的。
報道稱,此外,工信部6月29日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號”標記,以支撐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方便廣大用戶出行。
報道稱,觀察人士預測,這些調整將產生積極影響,并為平衡抗疫與維持日常生活和促進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空間。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新冠防控具體措施的優化調整將對航空業的復蘇起到很好作用,將促進2020年以來一直稀缺的出入境航班快速增加,有利于旅游業的復蘇和外國學生、工作人員的流動。
此外,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日發表文章稱,在遭遇發達經濟體積極收緊貨幣政策所造成的附帶后果的陰影籠罩下,中國股市長達兩個月的反彈一直在節節高漲。
盡管全球所有主要資產類別都出現無情的拋售——基準股指標普500指數經歷了自1970年以來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現,但中國股市卻始終在繼續上漲。
1日,上海多家博物館恢復開放。圖為觀眾在當日恢復開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方喆 攝)
報道稱,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國內和國外因素在起作用,但最重要的催化劑是交易者越來越堅信,新冠疫情引發的中國經濟下滑的最糟糕時期已經過去。
報道稱,此外,投資者感覺到北京愿意在執行疫情“動態清零”政策時有更多的靈活性。有跡象表明,政府希望保持遏制疫情與支持經濟之間的平衡,這提振了人們的情緒。
政府6月28日關于把國際旅行者的檢疫隔離期縮短一半的決定被市場認定為轉向更寬松管制的證據。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